誤解1:與正在考慮自殺的人談論自殺,被認為是可能促使他/她自殺。
事實:大眾普遍對自殺存在一些偏見,以至于經(jīng)常不知道是否應該談論這個話題。談論自殺而不躲藏,不鼓勵沖動與自殺有關的行為,而是允許可以給他/她時間重新考慮。所以與正在考慮自殺的人談論自殺有助于自殺的預防。
誤解2:談論自殺的人永遠不會死。
事實:談論自殺的人可能正在外面尋求幫助和協(xié)助。許多正在考慮自殺的人會感到焦慮、沮喪、絕望和您可能認為沒有其他選擇。
誤解3:那些想到自殺的人決心死。
事實:那些想自殺的人經(jīng)常會在他們的生與死之間搖擺。如果在適當?shù)臅r間提供情感支持,您將有機會可以防止自殺。
誤解4: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市民承受的壓力更大,更有可能自殺。
事實:人煙稀少的農(nóng)村地區(qū)自殺率明顯更高。人口稠密地區(qū)的比率要低得多。
誤解5:許多自殺事件突然發(fā)生而沒有任何警告。
事實:在大多數(shù)自殺事件中,言語或行為會顯示出別人可能會注意到的跡象。他/她可能會談論自殺,反復開玩笑,在互聯(lián)網(wǎng)聊天室上寫信息,甚至繪制與死亡有關的圖片。有人贈送珍貴的財產(chǎn)。研究表明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的自殺者發(fā)出警告信號。因此,了解并意識到自殺的跡象很重要。當然,可能沒有跡象,也會發(fā)生自殺。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傳播信息,使公眾能夠了解自殺對策。
誤解6:自殺主要是一個青少年問題。
事實:確實,青少年自殺是一個問題。青少年自殺率是大約是1960年代的三倍。然而,婦女自殺的比率持續(xù)上升,直到約51歲達到頂峰,然后平穩(wěn)。在男性中,自殺率持續(xù)上升隨著年齡的增長。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自殺率是一般人口的三倍。
誤解7:一個曾經(jīng)想到過自殺的人仍然想自殺。
事實:自殺風險的增加是暫時的,通常取決于當前的情況。自殺的念頭可能會反復發(fā)生,但會持續(xù)一生。相反,曾經(jīng)有自殺念頭或自殺企圖的人有可能在那之后認知有了改變,會活得更長壽。
誤解8:自殺行為很容易解釋。只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才會自殺。
事實:與自殺有關的行為是一種深深的悲傷和痛苦的跡象,但不一定是精神疾病。并非所有死于自身的人都患有精神疾病,許多精神疾病患者沒有自殺相關行為。迫使人們自殺的因素通常是多種多樣,復雜的。了解與自殺有關的行為、健康、心理健康和壓力,有必要考慮他/她遇到的生活事件和社會/文化因素。
誤解9:有關自殺的媒體報道不影響自殺率。
事實:研究人員很早就知道自殺與媒體之間的聯(lián)系。當一個名人死于自殺事件暴露在媒體上,當?shù)刈詺l(fā)生率在統(tǒng)計上有所提高。
誤解10:不要費心勸自殺的人求助于當?shù)氐?a href='http://www.nike168.cn/'>心理機構,因為他/她堅持認為不需要幫助,甚至不會打電話。
事實:許多堅持認為自己永遠不會撥打熱線電話的人會還是決定打個電話。他/她有極大可能走進心理機構,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所以,遇到想不開的朋友,勸他/她看心理醫(yī)生是你的最好的建議。
參考文獻
Rosenthal, H. (2003). “Twelve Must-Know Myths About Suicidal Clients.” Counselor: The Magazine for Addiction Professionals, 4(5), 22-23.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497330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9799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00394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7426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19720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