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動畫片是很多孩子每天固定的娛樂項目,也是家長們一天中難得可以喘息的時刻。
最近,江蘇省消保委就針對 21 部熱播動畫片,開展了一項「動畫領(lǐng)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長安全消費調(diào)查」。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結(jié)果顯示,很多孩子喜愛,家長也很放心讓孩子觀看的動畫片,像《小豬佩奇》《迪迦奧特曼》《小馬寶莉》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并不適合讓孩子獨自觀看。
被點名批評的動畫片片單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調(diào)查一出,評論區(qū)立刻炸開了鍋。一派認為現(xiàn)在的動畫片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如暴力、危險行為過多,人物性格黑化,三觀不正,廣告泛濫等,對孩子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是該有監(jiān)管部門出面管管了。
另外一派則認為本次的榜單言過其實,很多動畫片還是很積極的,而且動畫片的影響不會有那么大。
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會學習什么呢?孩子看到暴力的場景會變暴力嗎?丁香媽媽請來了小樣媽,跟大家分享一下她的觀點。
動畫片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小樣媽想先分享一個很有名的心理學實驗——波比娃娃實驗。
這個實驗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和他的助手在斯坦福大學完成,研究方向是兒童怎樣習得攻擊行為,比如打人、罵人、砸東西等。
實驗的參與者是 3~6 歲正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最初的實驗中,班杜拉找來成年人作為「榜樣」,他們當著孩子的面攻擊或不攻擊波比娃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孩子們很容易模仿「榜樣」的行為:
看到「榜樣」打娃娃的孩子也傾向于打娃娃,沒看到「榜樣」打娃娃的孩子則很少出現(xiàn)攻擊行為。
之后,班杜拉又做了延伸實驗,發(fā)現(xiàn)不僅是真人,電影和動畫片中的人物同樣會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對他們的行為造成影響。
也就是說,孩子是會把小豬佩奇、小馬寶莉等動畫片里的角色當作「榜樣」來模仿的。這就是為什么孩子們看完小豬佩奇踩水坑后,也對踩水坑樂此不疲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孩子不僅會模仿動畫片中的行為(包括語言),更會把自己代入到角色中,以此來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
班杜拉在進行波比娃娃實驗時還有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對「榜樣」的獎勵或懲罰會影響孩子的模仿行為。如果「榜樣」打人后被獎勵了,孩子的攻擊行為會變得更嚴重;反之,如果「榜樣」打人后被懲罰,孩子的攻擊行為也會減少。
因此,在動畫片分級制度落實之前,給孩子看什么動畫片以及如何引導教育孩子還是很重要的。
帶娃看動畫片 家長應(yīng)該做什么?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具體來說,爸爸媽媽需要在孩子看動畫片時做好三件事。
1提前把關(guān)內(nèi)容
在本次消費調(diào)查顯示,在動畫片的選擇上,有 77.2% 的家長會把決定權(quán)交給孩子。
其實給孩子看的動畫片,大人最好提前看一遍,確認內(nèi)容是否健康、有益,能否給孩子觀看。
就拿這次被江蘇省消保委點名的 21 部動畫片來說,雖然都存在著問題,但其嚴重程度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像《小豬佩奇》《小馬寶莉》這類適合低年齡孩子觀看的動畫片,總體還是比較安全,內(nèi)容積極向上的。只不過有個別場景存在危險動作,如用樹枝烤火、從高處跳下、攀爬、沖浪等。
我們要在孩子觀看時向他解釋這些動作為什么危險,盲目模仿會有什么后果,還可以找相關(guān)的新聞給孩子看,既能提升他的認知能力和安全意識,又能讓他看到「榜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受到傷害、被懲罰的例子,減少孩子模仿的動機。
像《迪迦奧特曼》《芭比夢幻屋冒險旅程》這類三觀比較正,但有較多暴力、危險、恐怖鏡頭的動畫片,建議等孩子年齡大一些再給他觀看。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而像《刺客伍六七》《天官賜?!贰稄牧汩_始的異世界生活》這類有大量暴力、犯罪、血腥、恐怖、陰暗內(nèi)容出現(xiàn)的動畫片,建議在成年前都不要讓孩子觀看。
在觀看動畫片的方式上,爸爸媽媽也要做好監(jiān)督和控制。通過電視機觀看的,可以限定孩子每天觀看的時間段。
使用平板這類電子設(shè)備觀看動畫片的,可以使用軟件里自帶的「青少年觀看模式」。也可以提前把動畫片下載下來,然后關(guān)閉網(wǎng)絡(luò),這樣孩子就只能觀看你下載的內(nèi)容了。
平時家長要多留意設(shè)備上的「觀看歷史」,萬一孩子觀看了不合適、不健康的內(nèi)容,我們也好及時介入和引導。
2陪伴和講解
如果可以的話,家長陪孩子一起看動畫片,邊看邊討論、講解,這對孩子而言是最安全、最受益的方式。
一方面,我們可以了解孩子觀看的內(nèi)容,有不好的畫面、情節(jié)出現(xiàn)時,可以及時給孩子講解、引導,幫助他建立正確的道德觀,明辨是非對錯。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例如《熊出沒》中有一幕是熊二偷偷跑進光頭強家里,趁光頭強不注意,偷吃他的爆米花。孩子看到這一幕會覺得很有趣,加上光頭強在動畫片里是「壞人」的角色,孩子會誤以為熊二偷吃的行為是對的。
看到這樣的劇情,我們一定要及時指出熊二的錯誤,告訴孩子不經(jīng)別人同意,偷吃、偷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情況嚴重的還會被警察叔叔抓起來,避免孩子盲目模仿。
另一方面,對觀看內(nèi)容進行討論,也可以加深孩子的理解,讓他在接收信息的同時主動思考,拓寬知識面。
有家長會煩惱:我就是沒空陪孩子,才讓他看電視的。
對于這種情況,建議爸爸媽媽在無暇陪伴孩子時給他找些有益、安全的活動。比如玩水、玩泡泡、玩沙子、搭積木、捏橡皮泥等,都能促進孩子創(chuàng)造力和智力的發(fā)展,雖說可能會臟亂些,總好過放任他看電視。
而且根據(jù)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2~5 歲的寶寶每天面對屏幕的時間不應(yīng)該超過 1 小時。
3培養(yǎng)孩子的判斷力
孩子看動畫片這件事,我們不僅要監(jiān)督、引導,更要注重孩子判斷力的培養(yǎng),讓孩子懂得對不健康的內(nèi)容說「不」。
例如,孩子不懂得分辨「虛擬」與「現(xiàn)實」,常常對動畫片中的情節(jié)信以為真。我們可以告訴他哪些情節(jié)是虛擬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存在。還可以給孩子看真實的視頻資料,帶他了解動畫片的制作過程。孩子了解的信息越多,越可能形成正確的判斷。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又比如孩子看到動畫片里的公主都打扮得美美的,英雄都是武功高強,整天打打殺殺時,我們可以給他引入不同風格的公主、英雄形象,幫助他更全面地看待事物,避免他形成偏見,只模仿其中消極的部分。
判斷力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卻能讓孩子受益一生。爸爸媽媽不妨利用看動畫片這個機會多和孩子討論,多聽聽他的想法,幫助他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被動的觀看,變成有選擇地接受。
這或許才是我們身為父母最負責的做法,和給孩子最好的保護。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35956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1660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96118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6458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227550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