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PUA這詞,現(xiàn)在真的是爛大街了。除了愛情PUA,還有什么職場PUA、PUA家長……感覺都要成一個家族了。
而最近,我又認識了這個家族中的一個新成員:自我PUA。
結(jié)合PUA的本來意思,所謂的自我PUA,指的是:
明明在外人的眼里,自己也算是比較優(yōu)秀的人,但是內(nèi)心深處卻總是覺得自己低效、不自律、不好,以至于不斷自我打擊、自我懷疑。
顯然,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體驗,因為長期的自我PUA,將會讓你最終陷入失望、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泥潭中。
而要想改變這種行為,我們得了解這種行為:為什么我們會對自己這么做呢?
1、動力:安全需要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重溫一個心理學(xué)理論。
心理學(xué)認為,任何人類行為的背后,都隱藏著一雙黑手:我們的需要,這是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
而根據(jù)著名的需要層次理論,每個人的需要形成五個層次。
這五個層次從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感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xiàn)需要。它們的具體含義如下:
根據(jù)該理論的說法,較低層次的需要具有較強大的作用。因此,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都會傾向于優(yōu)先滿足較為低層的需要。直到低層需要已經(jīng)得到了(至少部分的)滿足,我們才會考慮較高層的需要。
所以,根據(jù)這個理論,安全感需要在尊重需要之前,這就意味著當我們的安全感嚴重不足時,我們更傾向于暫時放棄其他的東西,來優(yōu)先獲取安全感。
本質(zhì)上,安全感都來源于同一種認知:下一刻的我和這個世界,會處于危險中嗎?
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安全感的具體獲取方式和來源有很多種,比如有的人依靠錢,有的人依靠大房子,有的人依靠穩(wěn)定的工作,有的人依靠積極的關(guān)系……
而已經(jīng)習(xí)慣于自我PUA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通過自我打擊,來收獲安全感。
2、源頭:失敗假設(shè)
為什么他們要通過,又能通過這種奇葩的方式來獲得安全感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稍微留意地觀察一下:在現(xiàn)實中,哪種人最可能自我PUA呢?
第一種,那些在成長經(jīng)歷中,體驗過太多失敗的人;第二種,則是從小就被周圍的重要他人(比如父母、親戚等),灌輸了“你是個沒用的人”的觀點的人。
這兩種人,雖然一種是客觀的、一種是主觀的,但是他們的共同點是:都相信自己是個Loser。
所以,他們從小形成的默認模式是:“我是會失敗的”。
抱持著這樣一個基本假設(shè),在面對任何復(fù)雜的任務(wù)時,他們的第一反應(yīng)顯然是:如果我失敗了,該怎么辦?
這個長期以來形成的信念是如此地強大,以至于就算你告訴他們”你肯定會成功“,這種安慰的話,不但不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反而讓他們開始思考一個新的問題:
如果一件大家都覺得我會成功的事情,我都失敗了,怎么辦?
顯然,這些想法就很讓人沒有安全感。
因此,盡管成功也會讓他們感覺到欣喜和愉悅,但由于成功所滿足的需求比安全感的需求更高(尊重或自我實現(xiàn)),在安全感的需要面前只能退避三舍了。
所以,自我PUA的人,并不是不喜歡成功。只是相比于對成功的渴望和追求,他們會更優(yōu)先解決失敗的擔(dān)憂。
文藝一點來說:比起成功的快樂,他們更傾向于失敗所帶來的熟悉的痛苦。
于是,在這焦慮的氛圍里、在安全需要的推動下,自我PUA開始開始萌芽并茁壯成長:通過不斷地告訴自己,“你本來就不行”,他們獲得了急需的安全感。
這種安心,不是來源于“我有能力,我可以控制一切,獲得成功”,而是來源于符合“我會失敗”的基本假設(shè),是自己感到很熟悉、很安全的模式。
這時,自我PUA就像一種保底策略:如果我本來就不行、要失敗,僥幸成功了就很好;而就算最終失敗了,那我也沒什么損失,因為我本來就不行呀!
3、學(xué)著如何改變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自我PUA是很有用的(專業(yè)術(shù)語叫“具有適應(yīng)性”)。所以,自我PUA有其存在的道理,也就是所謂的“存在即合理”。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自我PUA是好的。它的代價非常大,那就是從長遠角度來看,永久性地犧牲了真正的自信和自尊。
就好像一個長期吃不飽飯的人,不再想著努力工作過上體面的生活,而就天天滿足于撿別人的剩飯剩菜和垃圾過活。這樣下去,要么餓死,要么病死,反正遲早藥丸。
所以,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或身邊的親密朋友,有一些“自我PUA”的苗頭,那最好從現(xiàn)在開始改變。
具體怎么做呢?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知道,想要改變自我PUA的習(xí)慣,關(guān)鍵并不是安全感(安全感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也不在于自我PUA的表現(xiàn)本身,不在于某個具體事件上的成敗,而要在根本上改變”我會失敗“的基本假設(shè)。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讓可靠的咨詢師來幫助你改寫你的人生劇本。
但如果不想花錢(或者干脆沒有錢),那么以下有一種我覺得超級簡單、但效果拔群的方法:每天寫出三件”自己覺得很滿意的事情“。
注意,這些事情不用很大,只要能給你帶來滿意感就可以,比如:打掃了衛(wèi)生;跟很久沒聯(lián)系的朋友打了個電話;讀懂了一頁本來覺得很難的哲學(xué)書……
等等等等,只要是任何你覺得自己做得還不錯的事情,都可以寫下來。通過寫作和定期的回顧,你會慢慢意識到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原來很多時候,我并不會失??!
有人說,就這么簡單嗎?堅持三個月,然后把剩下的交給時間就好了?,F(xiàn)在就開始試試看吧!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33141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9938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3463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28293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524022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