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會愛屋及烏,當你對一個人很有好感或者很喜歡的時候覺得他們什么都是對的,什么都是好的,哪怕是不好的地方你也會主動地為他解釋,其實在心里學上面,這種現(xiàn)象是心理學中的暈輪效應。
舉個簡單的例子
小紅和姐姐關系非常好,從小和姐姐一起長大,本來不喜歡小孩子的小紅,在看見姐姐家的孩子的時候非常的喜歡,盡管小外甥長得很丑并且非常的淘氣,但就是很喜歡,這種就算是“愛屋及烏”了,因為非常的喜歡姐姐,所以就連平時很討厭的小孩子,現(xiàn)在看來也是很可愛呢!
心理學上的“愛屋及烏”應該叫做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huán)效應”,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后,他還傾向于據(jù)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暈輪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于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
他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fā),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huán)籠罩,并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zhì);
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huán)所籠罩,并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zhì)。
這就好象刮風天氣前夜月亮周圍出現(xiàn)的圓環(huán)(月暈),其實呢,圓環(huán)不過是月亮光的擴大化而已。
小紅因為很喜歡姐姐,自然印象就好,所以對于姐姐的“產(chǎn)物”小外甥來說,就會格外的喜歡了!
其實生活中這種事情也是非常的常見,很多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愛豆,覺得愛豆長得很帥,做什么事情都好,甚至有時候犯了錯依然會找各種理由為自己的愛豆解釋,并且在網(wǎng)上和別人爭論,其實都是暈輪效應的體現(xiàn)呢!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39083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41571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0550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3186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795692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