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育者的過度焦慮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不利于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1]。
01、養(yǎng)育焦慮是常態(tài)
《2016 年中國親子教育現(xiàn)狀調查報告》顯示,家長的教育焦慮、教育過度現(xiàn)象依然不容樂觀。有87%的家長表示,自己在教育過程中存在過焦慮情緒,其中,有將近20%的家長處于中度焦慮水平,而處于重度焦慮水平的家長有將近7%。
02、養(yǎng)育者過度焦慮對于孩子的影響
父母對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人,父母的情緒狀態(tài)、教養(yǎng)方式、人生觀和世界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研究發(fā)現(xiàn),高焦慮的父母容易養(yǎng)育高焦慮的幼兒。高焦慮的父母總是質疑自己育兒能力,不斷的反思自己,檢討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面對別人的質疑更加不自信,面對別人的言論更加無所適從,焦慮在不斷懷疑中生長,自我懷疑又在焦慮中擴大。
孕期、哺乳期母親的不良情緒通常會對孩子未來的身體素質產生負面影響。母親的焦慮會導致孩子產生消極情緒,孩子的情緒控制力相對較差[2]。養(yǎng)育者的焦慮和過度保護讓兒童容易發(fā)展出焦慮情緒[3]。高焦慮的家長的孩子更容易表現(xiàn)出獨立性較差,依附感較強,自我為中心的特點,從而孩子產生撒謊、抑郁、叛逆抵抗等負面情緒和不良行為,不利于與家長的溝通和相處,進一步破壞健康親子關系的形成[4]。
研究發(fā)現(xiàn)家長教育焦慮可以預測初中生的考試焦慮,也就是說如果家長過度的對于初中孩子的學習成績焦慮,孩子容易出現(xiàn)考試焦慮情緒。父母愉快的情緒對孩子作業(yè)的完成質量有著促進作用,而父母營造的不良情緒氛圍會降低孩子學習的效果。
也就是說父母高興開心的時候,孩子能更好的完成作業(yè),如果父母發(fā)脾氣、家庭氣氛緊張,孩子更不愿意學習。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等積極因子與積極學業(yè)情緒呈正相關,與消極學業(yè)情緒呈負相關。也就是說善于表達溫情的父母,其孩子更愛學習[5]。
但是,這里并不是說讓父母對于孩子的學習不管不顧,而是說要避免過度焦慮。也有研究顯示,家長的教育焦慮對小學生積極學習情緒具有直接作用,并通過父母教育卷入的間接作用影響小學生的積極學業(yè)情緒。也就是說,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保持適當焦慮,并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孩子更愛學習[6]。
父母的教育焦慮會給孩子傳達“學習很重要”這個價值觀,會引起孩子的焦慮和思考。但并非所有的焦慮都是有害的。焦慮和活動效率之間的關系成倒 U 型曲線,即過低和過高的焦慮均不利于活動效率的提升,中等程度的焦慮感才能獲得最佳效率。
過低的焦慮容易使人拖延,過度的焦慮對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保持中等程度的焦慮促進人更好的發(fā)展成長[7]。
03、養(yǎng)育焦慮的常見內容
養(yǎng)育焦慮往往被認為分兩大類,分別為“育兒焦慮”和“教育焦慮”?!坝齼航箲]”是指對孩子的飲食起居、生長發(fā)育、行為舉止、外貌衣著、性格脾氣、同伴關系、親子關系等一系列的緊張不安與過分敏感。“教育焦慮”是指在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由于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的不確定性,教育參與者會產生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復雜情緒狀態(tài)。
育兒焦慮更側重在生活中照顧幼兒身體過程中產生的焦慮,而“教育焦慮”則強調家長在孩子的行為引導、心理教育、道德價值觀樹立、知識技能學習、行為習慣培養(yǎng)等社會化培養(yǎng)中產生的焦慮[8]。研究顯示3-6歲幼兒家長具有中等水平的焦慮程度,在家長焦慮內容的四個維度中,焦慮程度由高到低排列為:安全焦慮>教育焦慮>健康焦慮>自我發(fā)展焦慮[9]。
04、養(yǎng)育焦慮的影響因素
科學的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變化、社會價值觀的轉變影響著家長焦慮感。
1、家庭環(huán)境。父母對于婚姻質量不滿意、對于工作環(huán)境不滿意程度越高,則承擔父母角色的壓力就越大。父母育兒焦慮與祖父母的育兒態(tài)度和育兒行為高度相關。可見父母的育兒焦慮受到夫妻關系、工作狀態(tài)、原生家庭養(yǎng)育模式的影響[10]。
2、個體因素。研究表明家長的育兒焦慮度與孩子的氣質類型和性格有關,與父母自身的心理調節(jié)和心理適應能力也有關。父母對孩子的擔心其實是將自己對人生的恐懼移情到了孩子身上[11]。
3、成人的依戀類型。不安全依戀型的養(yǎng)育者對于孩子要么是忽視不理、要么是過度關注、過度焦慮。不安全依戀型個體表現(xiàn)出依戀回避或依戀焦慮。這樣的養(yǎng)育者對幼兒的需求不能準確識別或理解,對幼兒消極情緒采取拒絕方式或不知如何恰當的應對,這樣的養(yǎng)育者具有情緒紊亂的特點。由于缺少正確處理情緒的經驗,情緒紊亂的母親無法指導幼兒對消極情緒采取積極合理的方式進行情緒調節(jié),使得幼兒在調節(jié)自己情緒時表現(xiàn)得更加不穩(wěn)定與沖動,并出現(xiàn)攻擊和破壞等一系列外部行為問題[12]。
05、關于養(yǎng)育焦慮的幾點建議
養(yǎng)育者要持續(xù)學習,提高自身知識儲備
家長自身的知識儲備不僅影響著教育眼界,還會直接影響著教養(yǎng)方式。社會資源豐富的家長有更多渠道獲取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樹立長遠教養(yǎng)目標,在育兒中體現(xiàn)尊重民主和權威。家長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意識,保持好奇和探索心,對科學的育兒理念抱有開放的心。
提高生活的管理水平
在當代社會,女性往往承擔著更大的生活育兒壓力。既要工作又要帶孩子,既要貌美如花又要賺錢養(yǎng)家。有了孩子的女性對于自我的成長發(fā)展也有深深的焦慮,如何平衡好家庭和個人的發(fā)展考驗著女性的智慧。所以,媽媽群體更要提高對于生活的提前規(guī)劃能力,學習時間和精力的管理方法。
家庭成員、社會體系要對媽媽群體更友好
家庭觀念中需要打破傳統(tǒng)“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養(yǎng)孩子這件事情,家庭成員要相互配合,合理分工,人盡其用,在心靈上和經濟上相互扶持。父親在育兒中需發(fā)揮助力作用,體諒理解并關愛母親,多與母親溝通商討,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氛。
采用民主權威型教養(yǎng)方式
家長對孩子善于表達溫情和愛,但是不溺愛。有原則,溫和地堅守原則。盡量減少威脅、欺騙、強制、專權的方式對待孩子。家長可以提出合理的要求,但是同時也會尊重孩子意見,傾聽孩子想法。在指出孩子錯誤的時候特別會講究方式方法。并且對待孩子的要求,家長能夠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保持適度的教育焦慮
養(yǎng)育中不能只重視孩子知識的灌輸、成績的提升,而忽視家庭中的情感價值。要把孩子當作“有血有肉的人、有情有感的人”來對待,對養(yǎng)育中過度的功利心保持警覺。
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
養(yǎng)育者可以先評測自己的依戀類型,對于自己內心的情感依戀需求保持觀察。關注夫妻之間的親密關系,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解決夫妻之間的沖突,調控好自身的情緒,營造良好的家庭情緒氛圍,為孩子的情緒調節(jié)豎立一個的正面學習榜樣,讓家庭成為孩子練習情緒調節(jié)的安全基地。
參考資料
[1] Manassis K, Bradley S, Goldberg S, Hood J, Swinson RP. Behavioural inhibition, attachment and anxiety in children of mother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Can J Psychiatry. 1995. 40(2): 87-92.
[2] Dunkel SC, Tanner L.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tress in pregnancy: implications for mothers, childr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Curr Opin Psychiatry. 2012. 25(2): 141-8.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port, parent self-report and partner report of 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s and anxiety in children and parents (1) .
[4] 桑標. 父母意識·育兒焦慮·先天氣質──獨生子女與親子關系研究的新熱點 .
[5] 王秀珍. 中學生考試焦慮程度與家長焦慮水平的對比分析 .
[6] 程興逸. 家長教育焦慮與小學生學業(yè)情緒的關系:父母教育卷入的中介作用 .
[7] 張松. 焦慮的本質與矯正 .
[8] 靳寧寧. 國內教育焦慮研究述評 .
[9] 郝燦燦. 3-6歲幼兒家長教養(yǎng)焦慮現(xiàn)狀以及改善策略.
[10] Marriage, Parent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Prospects .
[11]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in infant negative and positive emotionality Family antecedents and attachment consequences .
[12] 梁宗保. 母親元情緒理念與學前兒童社會適應的相互作用關系 .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29720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1729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77986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1015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6145281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