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性玩弄少妇hd性老妇,videosgrais欧美另类,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欧美巨大另类极品videosbest,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解讀: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
作者:德魯大叔 2021-08-13 20:11:16 人際心理

近日,幾則與老年女性個體相關(guān)的社會新聞,再次將“大媽”推到了風口浪尖?!邦l頻曝光,屢屢被拘”,諸多負面信息不斷刷屏的背后,留給所有人的只有對老年人更深的成見和關(guān)于到底是“老人變壞還是壞人變老”的討論。

解讀: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

一個“壞”字,就能解釋一切嗎?

根據(jù)美國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E.Goffman)的定義,污名化是指“對某個群體偏向負面的特征形成刻板印象,并由此弱化該群體其他特征,使之一邊倒地成為與該群體特征對應的指標物?!薄按髬尅彼坪跽幱谶@種污名化的建構(gòu)中。

對于“污名化”的成因,閻瑾、王世軍等認為主要由于:1. 角色期待的錯位;2. 公共空間的爭奪;3. 話語權(quán)的失衡;4. 后真相時代的傳播亂象。

有關(guān)“去污名化”的探討主要聚焦于傳播之中。即“老人變壞”實際是傳播所造成的刻板印象,與實際情況相悖。但上述三起事件的追蹤報道均以“無反轉(zhuǎn)”告終。因此,是否存在這樣一種可能,老年人的特定行為是由于情境引發(fā)的呢?

解讀: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

回看三起事件,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共性:1. 都發(fā)生在一線城市;2. 老年人的“顯擺”是真的,北京老年人確為滿族人、上海老年人確有美國護照;3. 行為屬偶發(fā),福建事件超市工作人員表示,“我之前也沒聽說這個大媽和陳芳她們一家有什么過節(jié),而且她之前也沒有過這種行為”;4. 行為呈現(xiàn)攻擊性;5. 公交車、超市均為老年人較為熟悉的環(huán)境;6. 受中性行為的刺激(如看到公交座位上坐著年輕人、在超市貨架間有購物車等)。

解讀: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

總結(jié)起來,三位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受到中性行為的刺激,表現(xiàn)出攻擊性行為。而結(jié)合當?shù)厝恕⒐卉?、曾(現(xiàn))有特權(quán)等特質(zhì),該類老年人可能因為自身是脆弱型高自尊個體而呈現(xiàn)出較強的攻擊性。

Zeigler-Hill等研究認為,脆弱型高自尊的首要標志就是“內(nèi)隱自尊低、外顯自尊高”,是一種“極度脆弱且易受環(huán)境變化威脅的自尊”,脆弱型高自尊的個體往往表現(xiàn)出不安全與不自信。而為了消減這種內(nèi)隱與外顯差異導致的消極體驗,個體往往采取言語攻擊性行為、自我保護和自我提升等策略。

張麗華等總結(jié)了脆弱型高自尊五大行為特征:1. 高防衛(wèi);2. 自戀;3. 自我和諧;4. 偏見;5. 糟糕的人際關(guān)系。

楊曉慧等對脆弱型高自尊的注意偏向研究認為,脆弱型高自尊個體對消極信息的注意加工偏向明顯強于安全型和低自尊個體。張林等對不同類型高自尊個體在受威脅情境下對社交線索的認知特定的研究則指出,脆弱型高自尊個體對負性社交刺激更加敏感,對于外界信息更容易做出消極的解釋,而消極的注意和解釋方式也會相互影響,加劇個體的負性認知,導致消極情緒升級。

因此,根據(jù)自我威脅理論,這些老年人所表現(xiàn)出“壞”行為或許并非特質(zhì),而是當個體原有經(jīng)驗自我受到外界因素威脅時,個體會采取防衛(wèi)行為去保護原有經(jīng)驗自我對自身的積極評價,因此表現(xiàn)出偶發(fā)性地敵對、易怒等心理和行為障礙。

回看包括“廣場舞”“公交車火車座位”等各類對于公共空間爭奪的輿論熱議事件,我們是否可以推斷,因年齡的增長和體力的下降,老年人的高自尊表現(xiàn)出更強的脆弱性。因此,當處于“類領(lǐng)地”的熟悉環(huán)境(如公交車、廣場)中時,表現(xiàn)出更具攻擊性的領(lǐng)地行為。

希望可以早日有針對老年人群體的新的研究,指導我們正確干預脆弱型高自尊老年人的行為失調(diào)。

參考資料:

[1] 張麗華, 施國春, 張一鳴. (2016). 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攻擊性線索注意偏向. 心理與行為研究, 14, 36-41.

[2] Wallace, M. T., Barry, C. T., Zeigler-Hill, V., & Green, B. A. (2012). Locus of Control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Perception and Adolescent Aggression. Aggresive Behavior, 38(3), 213-221.

[3] Kernis, M. H., Lakey, C. E., & Heppner, W. L. (2008). Secure Versus Fragile High Self-Esteem as a Predictor of Verbal Defensiveness: Converging Findings Across Three Different Mark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6(3), 477-512.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 職場心理自卑愛情挽回心理咨詢師焦慮癥社交恐懼癥性取向自閉癥心理醫(yī)生依賴型人格職業(yè)性格綠帽癖心理測評系統(tǒng)產(chǎn)后抑郁智商情緒管理哈利波特心理健康測試負面情緒潔癖俄狄浦斯情結(jié)情商安全感雙向情感障礙外貌焦慮